图片
图片
图片
文末点击“在看”,传扬经方。
图片
《黄志平经方医案集》分享 案二十五
患者:某某,男,46岁,快递员。初诊时间2023年8月24日。
主诉: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1月。
现病史:患者4年前出现阵发性咳嗽、胸闷,久治不愈,于西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哮喘,住院治疗1月,规范使用西药治疗半年后症状消失,遂自行停药。一年前,开始出现夜间发作性胸闷、呼吸困难,使用吸入性哮喘治疗药物可缓解,发作频率逐渐增高。近1月,几乎每日夜间均发作,疲乏无力,无法正常工作,故来求诊。
刻下症:夜里2点左右出现发作性胸闷、呼吸困难、喘,经常憋醒。不易汗出,口微干、不苦,小便不利,排尿无力,有时有痛感,大便成形,白天乏力严重,没精神,烦躁,面色暗。
舌脉:舌淡,苔水滑,脉弦。
诊断与治疗
一诊(2023.8.24)
辨证:肝郁气滞兼胸痹
处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合瓜蒌薤白汤
用药:柴胡20g 黄芩10g 清半夏(打碎)15g 党参15g 炙甘草10g 桂枝15g 茯苓20g 猪苓20g 泽泻25g 炒白术15g 瓜蒌20g 薤白15g 生姜5片(7副)
二诊(2023.9.1)
药后反馈: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问诊补充信息:哮喘发作时,自觉天突至华盖穴憋闷,天阴下雨时发作频率高,平素有些怕冷,房事后生殖器内疼痛(病史较长),口干、小便不利,大便微溏。
辨证:少阴阳虚兼水饮上冲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用药:茯苓25g 桂枝25g 炒白术15g 炙甘草10g 红参12g 麻黄6g 附子10g 细辛5g(7副)
三诊(2023.9.8)
药后反馈:药后哮喘基本未再发作。
处方:原方7付,续服。
四诊(2023.9.15)
药后反馈:近两周,仅在阴雨天小发作过一次,程度较轻,已不需要依赖西药缓解。夜尿稍频,睡眠不好。
辨证:少阴阳虚兼水饮上冲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用药:茯苓30g 桂枝25g 炒白术15g 炙甘草10g 红参15g 麻黄3g 附子10g 细辛5g 五味子10g 远志10g 盐益智仁20g(7副)
医者按此案,一诊处方无效。二诊,通过进一步问诊调整治疗方向后,快速收效。服药期间,只在阴雨天有过一次小发作,已不需要依赖西药缓解症状,并且精力好转可以恢复工作,患者非常高兴。
一诊辨证处方的依据?
01. 患者是典型的弦脉,口干、烦躁、胸闷,因此辨为少阳证,处以“小柴胡汤“。02. 舌淡苔水滑,不易汗出,口干、小便不利,排尿无力,面色暗,辨为下焦蓄水证,处以“五苓散”。
03. 哮喘总在夜里2点左右发作,胸闷、呼吸困难,夜属阴,辨为胸阳不足、阴寒脏寒气滞之胸痹,处以“瓜蒌薤白汤”。二诊在前方无效的基础上,重新辨证的依据?
二诊问诊补充信息:哮喘发作时,自觉天突至华盖穴憋闷,天阴下雨时发作频率高,平素有些怕冷,房事后生殖器内疼痛(病史较长),口干、小便不利,大便微溏。关键信息:
01. 哮喘发作时,自觉天突至华盖穴憋闷,天阴下雨时发作频率高。
患者主诉发作性胸闷、呼吸困难、喘,一诊时对“胸闷”时具体位置的信息没有详细采集,对辨证产生一定影响。其病有阵发性发作的特点,发病时天突穴附近憋闷,是比较明确的水饮上冲的指征。同时,天阴下雨时发作频率增高,可说明,此病与水饮关系密切。
02. 有些怕冷。
怕冷,一般指向气血虚、阳虚。
患者面色灰暗,一般指向水湿、阳虚或瘀血。
舌淡苔水滑,一般指向太阴寒湿或少阴阳虚。
小便不利,在此处与肝郁气滞、阳虚、水饮都有关。
患者有时排尿疼痛,房事后生殖器内疼痛(病史较长),脉弦,说明其确有肝郁气滞的问题,且肝经可能有淤血。因此,综合一诊、二诊的信息,可以断定,患者有肝郁气滞(血瘀)、水饮上冲、少阴阳虚三个方面的问题,但就患者目前的主诉(哮喘)而言,应先治水饮。处以“苓桂术甘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方药解析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条文: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炙甘草二两
以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刘渡舟刘老对本条的注解为:本条论述痰饮病的辨证论治。由于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心脾气弱不能运化水湿,使微饮内留,妨碍气机升降,饮邪上犯则短气、咳喘。用苓桂术甘汤,温化中焦,化饮降冲,则水邪从小便出。若为肾阳虚弱,不能温化阳气,小腹拘急不仁,而小便不利,或见畏寒肢冷,用肾气丸温养肾气,以助气化,而利水消饮。痰饮的由来多是肺、脾、肾气化不及所致,然治疗方法,应有侧重。苓桂术甘汤侧重于脾,肾气丸侧重于肾。
本案中,患者既有水饮上冲,又有少阴阳虚,小便不利,因此方证对应。选用“苓桂术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条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阳虚兼有太阳表证。本案中,患者有少阴阳虚,同时不易汗出,这里用小剂量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主要取其通阳散饮之功效。“附子”温少阴之里阳,“细辛”温散走窜,温阳通络化饮,“麻黄”开表,三药相伍,通彻表里。与“苓桂术甘汤”合方,脾肾同温,散饮之力捷。药证上,二诊针对患者精力差,疲乏的症状,加“红参”以补元气;四诊针对患者眠差,加“五味子”收敛心气,防止“麻黄、细辛”发散太过,加“远志”宁心助眠;同时,针对夜尿频,加“益智仁”益阳缩尿,以治标。
本案中,患者继续对症治疗至哮喘症状彻底消除后,需要疏肝解郁、温补肾气,调理根本。
图片
图片
(医案仅供交流学习,请勿照搬处方,若要使用务必请执业医师结合四诊信息辨证、开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丁丁
图片
黄志平医师2023年坐诊时间及地址:
周二、周六,陕西省富平县,富平药材公司;
周四、周五,陕西省西安未央区,得福堂中医诊所;
周日,陕西省蒲城县,益仁医药超市(朝阳街店)。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炒股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