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7月的一天,胡惟庸在中书省殿内气愤至极,怒气冲冲地挥手将杨宪打翻在地。没想到,杨宪却从此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一品大员。这让胡惟庸感到完全震惊。 杨宪原本是刘伯温的得意门生,在刘伯温的指导下,逐渐崭露头角。凭借着治理扬州的卓越成绩,杨宪被朱元璋召回京城。此时的杨宪可谓风头正劲,风光无限。 杨宪有着非凡的才干,办事手段极为果敢。在扬州任职期间,他任劳任怨,亲力亲为,甚至将自己视为耕作的农夫,带领百姓一同辛勤劳作。即便是遭遇狂风暴雪,他也毫不退缩,工作到精疲力竭,也不愿休息。连日常的饭食也简朴得令人惊讶,清汤寡水、米粒无存,但他毫不在意。这一切的目的,是要在三年内,将破败的扬州重新建设成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 当时的扬州百姓四处逃散,城中只剩下18户人家。为了吸引百姓返乡耕作,杨宪决定从修缮府衙的银子中拨出一部分,分发给那些愿意回归的百姓。这个做法果然奏效,百姓得知可以领到银子并且有地可种,纷纷归乡。杨宪非常高兴,他还要求全体官员做表率,每人分配两亩责任田,若收成不达标,便立刻接受军法处置。 然而,有一名官员因偷了200斤稻种,换取酒肉,杨宪得知后勃然大怒,决定惩罚他。他命令将该官员剥皮做成稻草人,立于衙门口,警示所有官员。从此,衙门口每天都可以看到那具“稻草人”。 不到三年时间,扬州便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便命令召见杨宪面见自己。面对大殿外,杨宪身穿破旧官服,朱元璋感慨万千,觉得杨宪不仅是一位能干的官员,还是一位廉洁自律的好官。于是,朱元璋将杨宪从七品官升至三品,并让他进入中书省任职。
展开剩余61%发布于:天津市炒股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