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一列满载粤东地区特色产品的货运专列,在梅州国际陆港完成统一编组后,鸣笛启程,直奔广州南沙港。这趟专列上,装载着来自汕头的高品质玩具、潮州的精致陶瓷、梅州的家电产品等“粤东制造”代表性货物。它们不再是以往“各自为战”的零散发运,而是首次以“多站集结、同步成列”的新模式踏上海铁联运的出海之路。
这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班列,是广州港集团联合中远海运、东方海外等国际知名船公司共同策划,并得到广铁集团的专项运力保障。多方强强联合,旨在破解长期困扰粤东制造业的“散货零发、编组效率低”的物流瓶颈。项目充分利用了船公司的专业集货能力,成功整合了来自梅州、汕头、揭阳等地的货源,共计43个40HQ集装箱。这种“多站货物同步成列与快速发运直达南沙港”的高效模式,极大提升了物流链的整体运作效率,确保了出口货物的运输时效。
新班列的开通,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粤东地区的制造企业。一位当地企业代表算了一笔账:“相较于传统的驳船运输,新班列能节省1到2天的运输时间。相比于成本较高的公路运输,到码头出口的综合成本预计能降低约20%。”
作为这条新通道的终点与核心枢纽,广州南沙港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了“铁路进港区”,依托南沙港南站港站一体化运营,实现了铁路场站与港口码头的无缝衔接。这种“铁路场站”+“港口码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了南沙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集疏运优势。今年1—10月,南沙港铁路累计完成近45万TEU,同比增长约24%,增长势头强劲。
目前,以南沙港为起点的各类班列线路已达39条,包括滚装汽车、散改集、中欧中亚等各类班列线路,辐射江西、安徽、广西、云南、重庆、湖南等华东、中南、西南货源腹地。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年海铁联运量可达50万标箱,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阔腹地的经贸往来提供着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讯员 南沙商务宣

炒股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